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同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
一座城市的雙擁“密碼”
奮進新時代,勁涌雙擁潮。2023年秋季開學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20名同學回信,諄諄教誨、殷切期盼,令我市全體軍民倍受鼓舞、備感振奮,也為我市雙擁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軍民本是一家人,根根葉葉心連心”,安慶從首獲“全省雙擁模范城”到2022年實現“九連冠”,從首創首成“全國雙擁模范城”到今年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一項項榮譽的取得,是軍地攜手同行的真切寫照,是“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生動詮釋。
軍旗獵獵,征途漫漫。一座城市的雙擁“密碼”,不僅藏在一個個榮譽的背后,藏在薪火相傳的紅色脈絡里,更藏在軍地同心、軍民共榮的魚水情深之中。
紅色熱土綻放雙擁之花
安慶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從安徽最早的黨組織成立到請水寨起義,從紅二十八軍三年游擊戰爭到皖江抗日根據地,從劉鄧大軍劉家畈會議到渡江戰役勝利……宜城大地風云激蕩,印刻著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足跡,更深深烙印著軍民魚水情深的傳統。新四軍母親陳桂珍、回民渡江突擊隊、當代紅嫂徐洪平等一個個感人的雙擁典型,讓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安慶是兵源大市、優撫大市和重要駐軍城市,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論述精神,堅定扛牢新時代雙擁工作政治責任,推動“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向縱深發展。
2024年,安慶打造“宜心擁軍,宜禮優待”服務保障模式,突出擁軍導向,完善領導小組交辦、成員單位和屬地領辦、雙擁辦督辦的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辦理機制,軍地雙方互領清單共60項,其中部隊提出需求37項,辦結率100%。市財政投入資金1087.89萬元支持部隊建設。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完善11支擁軍支前隊伍,配合完成演習演練、戰備拉動、跨區機動等各類軍事任務。安慶軍供站高效完成多批次萬余名新老兵、過往部隊、駐地部隊、縣區民兵的飲食飲水及住宿中轉等保障任務。
近年來,我市建成安慶軍創園和39個就業創業基地,開展“定崗、訂單”式技能培訓2841人次,開發專項崗位1567個,運用“擁軍貸”“軍優貸”等金融服務,為360余名退役軍人及軍屬提供1.1億元低息貸款,退役軍人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開展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全市成功打造424個全國示范型服務站、11個紅色服務站、48個“五優”服務站,形成了“上下貫通、條塊結合、權責明確、覆蓋全市”的服務網絡。投入1300余萬元在全省率先推動光榮院醫養結合項目。
我市注重發揮本地紅色資源,爭取上級資金6341余萬元,建成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3處、省市級4處,打造16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5個省級國防教育基地,每年超過100萬人次接受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
自2022年5月安慶市退役軍人、其他優撫對象優待證首發儀式舉行以來,全市已發放優待證11萬余張,先后制定發布64條優待目錄清單:醫療優待定點“一站式”服務、退役軍人健康體檢定制服務、境內公共文化設施減免門票,加油打折,專屬金融產品服務,定制通信套餐……一枚枚“特殊的軍功章”里誠意十足,敬意滿滿。
尊崇氛圍彰顯雙擁成色
前線保家衛國,后方傾注溫暖,安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擁軍優屬 擁政愛民”的初心始終不變,一系列送溫暖、解難題、傳真情舉措,讓尊崇的氛圍更濃、雙擁的成色更足。
“兒子在部隊立功,父母也樂享榮光,我參加休養活動的消息已經第一時間和兒子分享了。”今年6月9日,乘車前往安慶市第一光榮院進行短期休養的功臣家屬葉剛高興地告訴身邊人。這已是安慶市舉辦的第三屆功臣父母休養活動。
為表彰城區上年度榮獲三等功及以上現役軍人在部隊作出的突出貢獻,充分體現“一人立功,全家光榮”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自2023年以來,安慶市雙擁辦定期開展“情系軍屬,樂享榮光”現役軍人家屬短期休養活動。活動中的醫療體檢、短程旅行、參觀軍營、分享交流等環節,讓功臣父母充分享受尊崇之光。三年來,我市已有75名功臣父母參與短期休養活動。
除了軍人父母樂享榮光,軍娃們也得到妥善照料。“‘擁軍專線’,既安全又放心,軍娃上學出行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軍嫂汪曉玉感慨。
駐地某部距離市區較遠,家屬接送孩子上下學耗時較長,極為不便,尤其是惡劣天氣,官兵軍嫂們心理落差較大。
2022年11月,為了幫助軍屬解決“送學難”問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駐地有關部門為部隊開辟了校車專線。“這是我們著力解決現役軍人‘后路、后院、后代’問題的一個縮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章春介紹,他們指派專人負責,定期在家屬群公布行車計劃,行車路線、時間、帶車干部聯系方式等信息,并選派技術精湛的地方駕駛員和責任心強的帶車安全員,切實保障軍娃上下學安全。
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是擁軍優屬的重要工程之一。安慶在全省率先出臺《貫徹〈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實施細則(試行)》,按照“自主擇校、政策加分、優待優先”的原則,實行學前教育就近入園,義務教育自主擇校,共為千余名軍人子女提供教育優待。
軍民共建鑄就雙擁力量
雙擁既是代代相傳的精神,也是軍民廣泛參與的實踐。安慶市完善雙擁共建機制,指導軍地各級創新共建形式、豐富共建活動、拓展共建領域。
安慶大力開展“愛心送進光榮門”活動,全面推廣“軍人驛站”,全市已設立軍人驛站41家,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同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去年1月份,潛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在野寨中學聯合開展“軍地異地同升一面國旗”國防教育活動,近3000名師生參與。在9月16日“全民國防教育日”活動中,“攜信入伍”的大學生新兵英姿勃發、矢志報國;稚氣未脫的初中生滿懷激情、立志報國……依托本土豐富的紅色資源,安慶市中小學校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平臺,廣泛開展國防教育主題研學、參觀軍營、與邊防官兵云端共建等特色實踐活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愛國愛鄉、保家衛國的種子。
針對部隊訓練任務多、工作任務重、居家生活少、新兵入伍適應慢等特點,多部門聯合組建心理專家團隊,深入駐宜部隊營區,提供心理咨詢、心理測驗、心理拓展、減壓技巧培訓、應急心理建設等服務,緩解官兵心理壓力。2022年至今,已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10余場次,為千余名官兵提供心理服務。
為幫助廣大官兵擴寬社交圈,結識朋友,締結情緣,市雙擁辦積極組織地方女青年赴部隊開展聯誼活動,拓寬軍地青年“朋友圈”,為官兵交友搭建平臺。
我市還積極拓展科技擁軍、法律擁軍、智力擁軍、教育擁軍等途徑,先后向駐宜部隊贈送各類優秀圖書及文化器材4000余冊(件),定期組織流動圖書館到營區開展讀書活動。設立法律援助點,組織法律知識宣講普及活動,為官兵提供法律咨詢和司法援助。組織高中優秀主科教師為駐宜部隊計劃考學的士兵補課、答疑,促進士兵學歷提升。
魚水情深,歷久彌新。安慶“軍愛民、民擁軍”的雙擁熱潮,必將匯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奏響一曲曲軍政軍民團結奮進的時代凱歌。